它是一座清末民国初期的历史悠久的四合院,但是内部结构年久失修、破旧不堪。作为温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之一,现已摇摇欲坠……究竟是怎么回事?看温州装修网带来的调查结果。
纱帽河朱氏民居,院内电线东拉西扯像蜘蛛网,搭建的棚子使其显得拥挤不堪,三楼还有房间的屋顶已塌陷,一片残破景象。
朱氏民居内部破败杂乱不堪。
市区纱帽河,朱氏民居外立面保存尚好。
谁来关心历史变迁中,老城区给下一代的记忆。
它是一座清末民国初期的历史悠久的四合院,但是内部结构年久失修、破旧不堪。作为温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之一,现已摇摇欲坠。
作为这个城市最老的‘居民’,该怎么办呢?
外立面洋气漂亮,内部破旧杂乱
“作为这座城市最老的‘居民’,该怎么办呢?”
这是上周四“代表在线日”活动中,网友“天凉好个秋”的提问。该网友所提的其实是一幢温州市民熟悉又陌生的建筑——纱帽河朱氏民居。
朱氏民居,位于市区纱帽河104号。说熟悉,是因为它坐落于温州市中心,每天门口行人川流不息,曾经见过、路过的人太多;说陌生,可能是你见过它高大雍容的门面,但没有真正走进去,其实它早已破败不堪,看了让人心疼。
民居门口左侧的墙壁上挂着一块牌子,上书“温州市历史文化建筑”等文字,落款是“温州市人民政府2014年6月”。
朱氏民居临街一侧是漂亮的“巴洛克”风格的西式建筑,内部是典型的中式四合院,木质结构。走进朱氏民居,里面的状况让人吃惊:一座四合院,原本中间宽敞的院子、回廊,已经被各种搭建的东西占据,中间留下一条两三米宽的过道;搭建的房子顶上拉着篷布,篷布上还丢着一些垃圾;白色的塑料水管从二楼的各个角落通到一楼,东拉西扯的电线像一张蜘蛛网;四合院二楼的栏杆处,搭了一圈的洗水槽、燃气灶台,有的人家干脆将燃气罐放在二楼的走廊上,挂在墙上的灭火器积满灰尘;三楼一处屋顶已经出现塌陷的情况,另外一个房间据说是被白蚁蛀过,损坏严重。
住户担忧:再这样下去就要塌了
朱氏民居的老住户冯先生说,住在这里的人分两类,一类是有自己产权的,还有一类是公房的租户。他们一家住的就是公房,从爷爷那一辈开始就住在这里。不过,如今这里的居住环境,让他有点担忧,“一个是消防,一个是防盗,还有一个是卫生。”
冯先生说,朱氏民居是木质结构,之前没有排污管道接进来,后来住户在后面建了化粪池,卫生间的污水都排入化粪池。老房子没有卫生间,住户就在过道上搭了卫生间。
据温州装修网获悉:一楼的王先生在朱氏民居已经住了50多年,他几乎见证了这座四合院衰败的过程,“以前这座宅子很漂亮、洋气,门槛包铜,门口的地面镶嵌着百鸟朝凤图案的铜条,过去很多人都来这里跳舞。”
王先生现在担心的是房屋安全问题,“有个房间已经被白蚁啃得一塌糊涂,我们住在后面其实也很危险。再这样下去,房子还怎么住?这么好的房子,眼看就要塌了,太可惜了。”
历史建筑保护的困境在哪里?
2014年5月13日,市政府公布温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,纱帽河朱氏民居、纱帽河吕氏民居、飞鹏巷黄氏民居等83处历史建筑榜上有名。
2015年6月2日,市政府印发并实施《温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》、《温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》、《温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》三个文件。其中《温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》(下简称“办法”)适用于对温州市区范围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。
该办法对相关部门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,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资金来源也作了明确。
不过,就朱氏民居的现状来看,该办法显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。记者从朱氏民居多个住户处了解到,有关保护的会议,此前开过多次,但整治保护工程最终没有启动。
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历史建筑保护的困境在于,相关保护配套政策尚未出台,如涉及腾空、整治等措施还未出台。另外,历史建筑保护缺乏专项资金,这也是影响温州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一个原因。
温州第一批83处历史建筑,是温州人珍贵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,不少建筑已经超过或者接近“百岁高龄”,均面临乱建等各种问题。
需要关注的是,作为这座城市最老的“居民”,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它?